菊花鍋
相傳「菊花鍋」是慈禧太后的最愛,但是否為她發明的並不可考。 菊花鍋與其他火鍋最大的不同,在於菊花的取用與表現方式,吃法也和廣式打邊爐與涮羊肉邊吃邊燙的方式不同,菊花鍋應該是經過三道手績後,就不再加溫燙涮食物。 在慈禧太后時,所出的暖鍋,是不再加溫的鍋子,現代製做的話,可選用酒精加溫之鍋子,不需大火與急火加溫。 菊花鍋的簡易製作過程: 一、先選好白菊花,只取其花瓣,洗淨後用清水泡好,在台灣的菊花一定要洗的很乾淨,記得要多洗幾遍,因為台灣的農藥用的太重了。 二、湯,要用上好的雞湯,因為雞湯的保溫時效較長。 三、使用的容器一定要有蓋子,才能保溫並將食物悶熟。 四、沾料,用好的醬油與醋,其他可隨自己的口味添加。 菊花瓣先洗好瀝乾備用,將上好的雞湯放在密合度極好的暖鍋,以保溫,再將魚肉、雞肉切片切的極薄備好(因慈禧好吃魚,所以常備的只有魚片),然後,將鍋蓋打開,把生魚片、雞片快速的放入鍋內,蓋上鍋蓋,悶個五到六分鐘,再將蓋子打開,把菊花瓣適量的灑上去,再將蓋子蓋上再悶四到五分鐘,這道菊花鍋就完成了。在您打開鍋蓋的同時,鍋內將瀰漫著菊花的清香與雞湯的香味,令人食指大動。 現代的菊花鍋與昔日最大的不同在於鍋子,火力太大,由於魚片、雞片與菊花瓣是不能煮沸的,一煮沸香氣就不見了、魚也過老、花瓣也爛了,所以只可以悶、不可以煮,不妨用酒精保溫而不要煮沸。 慈禧太后在吃菊花鍋時,通常是一大堆人侍候,在當時是「擎器者舐唇,侍立者乾咽」的情景,太后高興時,剩的還可賞賜給下人,領賞的人覺得是殊榮,天大的口福。不過如今只要你喜歡,誰都可做個菊花鍋子,在家裡悠遊自在的吃了。 |
||